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进行了全国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工作。在此背景下,由东吴大学、江南大学和苏南文化教学院合并成苏南师范学院。同年10月22日,正式成立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从此奏响了江苏师范学院的体育音符。
1、与师院一起诞生的体育班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由于急需中学师资,1952年江苏省政府在苏南九个县市选拔部分学科新生,在江苏师范学院体育系首先创设了一年制体育班,以培养急需的体育师资。在实行供给制的条件下,当时的体育班学员也均为带薪学习,其生源主要为高中毕业的在职小学教师,亦有少量的应届师范毕业生。当时的江苏师范学院,一共只有6位体育教师,他们不仅要承担体育班的专业教学任务,还同时兼任着全校的公共体育课。所以,为解决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学院领导还专门到刚成立不久的华东博彩平台 (现为上海博彩平台 ),聘请了两位老师来校为体育班学员讲授体育理论和运动生理课程。
为完成学习与训练任务,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锻炼体育班学员的体育能力,体育班曾组织有篮球、足球、田径、体操等业余运动训练队,他们除在校园内经常组织各种比赛和表演活动以外,还多次参加苏州市举办的有关比赛。
2、创建两年制体育专修科
1953年,在体育班的基础上,江苏师范学院正式创办了两年制体育专修科。专科学生的生源与一年制体育班不同,它不仅限于原来的苏南行政区,而是扩大到整个江苏省,甚至还有来自安徽、浙江两省的学生。学生入学主要采用由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行政部门进行推荐保送。1953级共招收了学生45人,这些学员大部分来自江苏各市、县教育部门推荐的保送生,其中有20多名是原小学老师,有10多名来自各师范学校的毕业生,还有10多位是来自安徽和浙江两省的委培保送生。
生源来自各地,加之在年龄层次、体育基础、生活习惯上有较大差异,所以考虑到入学前没有经过专业加试,为了解与掌握大家的体育基础情况,在8月份新生入学以后,体育系曾专门组织了一次包括100米跑、推铅球、引体向上和篮球基本技术的入学测试。
江苏师范学院体育专修科是当时江苏省内一个唯一的专业体育专业系科,因此受到学院领导以及江苏省相关部门的特别重视。例如,院长杨巩曾多次深入到教室、操场,了解体育系的教学工作,与学生座谈。学校教务处处长张焕庭教授也常到体育系听课、看课,指导教学工作。当时的省体委秘书长沈战堤同志,亦经常到体育系检查、视察,并多次与师生员工座谈,并为体育系学生直接授课。
3、成立江苏体干班
“江苏体干班”的全称为“江苏省体育干部训练班”,它是1953年江苏师范学院创建二年制体育专修科的同时成立的。江苏省体育运动委员会(现江苏省体育局)成立后,鉴于体育干部严重缺乏,不能适应江苏体育事业日益发展的需求,决定创办“江苏省体育干部训练班(简称江苏体干班)”。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陶白与省教育厅及江苏师范学院商议,得到了省教育厅吴贻芳厅长和江苏师范学院吴天石院长的支持,决定将“江苏体干班”暂设在江苏师范学院内。
“江苏体干班”于1953年11月15日开始接收学员,11月30日在江苏师范学院内举行了开学典礼。班主任是成希春,辅导员为茅鹏。省体委秘书长沈战堤总负责,兼管。“江苏体干班”于1955年8月结束在苏州的培训而迁址南京,这是江苏省体委第一所正规培训干部的机构组织。
江苏省“体干班”的任务是贯彻“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为江苏省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培养各种体育人才。根据社会的需要,本着从实践出发和“学用一致”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和“学习苏联,面向实际,掌握重点,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制定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与体干班同时的还有江苏省篮球队亦设在江苏师范学院内。篮球队以培养优秀运动员和体育干部为目标,学制两年。总教练为储雄堡(储同时兼任男队教练)。江苏省篮球队是江苏省成立的第一支优秀运动队,1955年8月随江苏体干班从苏州搬到了南京老菜市训练基地。
4、与中国社会一起沉浮——1954-1960年的江苏师院体育系
随着国家“一五”计划的实施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体育系的办学规模与学生来源也随之不断扩大,生源由原来的苏南地区扩大到了全国范围。1954年,体育系共招收学员47人,生源全部来自江苏本省的师范生。
从1955年开始,体育系面向全国进行招生。1956年开始招收委培生,委培生由委培单位支付学费。1957年招生以后,受大跃进形势的影响,1958年江苏师范学院体育系停止了招生。1958年9月,南京博彩平台 成立,根据当时的政策,江苏师院1957级的体育系学生和部分任课教师,并入了南京博彩平台 。
1958、1959两年,江苏师院体育系因故停止招生后,于1960年又招收了体育专科生一届44人,后又停止招生,直到“文化大革命”。
从1952年到1960年期间,江苏师范学院体育系共招收六届学生,培养体育干部和体育教师310人。
表2 1952-1960年江苏师范学院体育系招生情况统计表
年份 | 男生 | 女生 | 总数 |
1952年 | 12 | 4 | 16 |
1953年 | 41 | 4 | 45 |
1954年 | 40 | 7 | 47 |
1955年 | 34 | 11 | 45 |
1956年 | 33 | 15 | 48 |
1957年 | 52 | 13 | 65 |
1960年 | 30 | 14 | 44 |
与东吴时期相比,体育系这一期间的师资力量是东吴时期的5倍,培养的学生人数,则是东吴时期的10倍多。从课程设置来看,亦较东吴时期丰富。例如学科课程有: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教育学、历史学、政治学和体育理论;术科课程有:田径、球类、体操、武术、舞蹈和游泳等项目。但是,由于当时中国高校的教学体系均以原苏联为蓝本,而苏联的体育专业教育都偏重于竞技教学,比较强调运动成绩,对一些传统的民族体育不太重视,在相关的学科理论教学方面,时数也较少,这种倾向在体育系的教学中亦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5、“文革”时期的工农兵大学生
1966年“文革”一开始,全国高考制度即被取消。直到1971年,开始了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中,进行直接推荐入学的做法,并要求报名者必须当过三年以上工人、农民或士兵。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江苏师范学院体育系于1972年开始恢复招生,学制为两年,直到1976年“文革”结束,前后共招收五届工农兵大学生,共毕业学生37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