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柏林奥运会程金冠与欧文斯的合影。
人物小传:
程金冠,祖籍安徽,1912年出生于上海,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江苏分会委员、苏州市田径协会副主席。上世纪30年代就读于东吴大学(即今苏州大学)经济系,曾于 1930年、1934年两次代表中国参加远东运动会,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11届奥运会中,他参加了100米、200米短跑和4X100米接力赛三个项目角逐。素有 “短跑怪杰”、“南程北刘”(刘是指1932年参加奥运的北方田径名宿刘长春)之誉称。 2000年5月1日病逝于苏州。
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冥冥之中的话,那么程金冠老先生与苏州体育之间肯定有这样的契合。 2000年5月1日,88岁的程金冠在苏州病逝,4个月之后,苏州的羽毛球选手张军就在悉尼奥运会上,为苏州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几代苏州体育人奋斗的目标,在一老一少无言的契合中,完成了历史的交接。而从悉尼之后,苏州运动员在每届奥运会上都有金牌入账,程先生地下有知,也该感到欣慰了。
虽然老先生没能亲眼看到北京奥运会的举行,但是当北京奥运会的圣火经过苏州的时候,当北京奥运会举行的时候,没有人会忘记程金冠先生,以及他们当年那69个青年飘洋过海去德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
程金冠先生这一辈奥运先驱,在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情况下,不畏艰险,拼尽全力为中华民族争取荣光的经历,绝对是传奇。
奇迹:小个子“飞毛腿”
1912年,程金冠出生于上海。其父程步云经商有道,家境颇为殷实,使程金冠得以就读于英国人办的麦伦书院。程金冠从小便表现出过人的运动天赋,与同学玩“捉犯人”游戏时,无论是当“巡捕”还是“犯人”,程金冠总能轻松取胜。麦伦书院无中、小学之分,在程金冠的同学中,不乏20多岁的壮小伙。一次,学校开运动会,程金冠报名参加“一英里跑”比赛,当他挺起胸脯站在起跑线上时,发现左右均为身强体壮、高他一头的大同学。他们对程金冠侧目而视,有人甚至嘀咕了一句,“这个‘小萝卜头儿’是不是来捣乱的?”“小萝卜头儿”不仅不是来捣乱,而且是来“抢”金牌的。发令枪一响,程金冠便被淹没在一群“大人”中。赛程过半,他居然将跑在前面的同学一个个超过。最后,他第一个冲过终点。赛后,程金冠获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枚金牌,并得到一架“白朗尼”牌相机。
上世纪30年代,程金冠与众多体育爱好者在上海成立白虹田径队,时常与上海的外侨进行对抗赛。1934年10月初,上海虹口公园人山人海。原来,几天前贴出的海报引起众人关注,白虹田径队挑战俄侨队。
比赛当天,公园里聚集起数千观众。见惯大场面的程金冠是个典型的“比赛型”选手,观众越多,越兴奋,这次,他报名参加100米和200米两项比赛。尽管程金冠成竹在胸,但当他站到100米比赛的起跑线上时,观众不禁窃窃私语。原来,程金冠的身高只有1.60米,而站在他身旁的俄侨体格魁梧、膀大腰圆,宛如一尊铁塔。踏上跑道的程金冠早已将冷笑抛到脑后,他如箭一般第一个飞向终点后,立即被众人团团围住,有人居然高兴得流下眼泪。
这场比赛,程金冠的成绩为10秒6,将全国100米纪录提高了0.1秒。此前,该项全国纪录保持者为刘长春。不过,由于并非正式比赛,程金冠的成绩未被承认。但此后,他的名字与刘长春并列在一起,旧中国的田坛出现了“北刘南程”(刘长春为东北选手)的提法。
传奇:柏林奥运会
1930年和1934年,程金冠两次代表中国参加当时的远东运动会。1936年,正在东吴大学读书的程金冠接到了去青岛集训以参加奥运选拔赛的邀请。不巧的是,程金冠因身体不适,迟迟未能成行。此时,他在中国短跑界的老对手、田径名将刘长春急了。刘长春的来信如同12道金牌令,硬是把程金冠“逼”到青岛。青岛集训后,1936年6月,奥运会田径选拔赛在上海举行。当时比赛规定每项只能有一名选手获得参赛资格,程金冠与刘长春商定,刘参加200米,程金冠参加100米,争取双赢。但在100米的比赛中,程金冠意外失手。失望中的程金冠并没有放弃,又报名参加了400米栏比赛,结果竟然以58秒3的成绩打破了全国纪录,取得了柏林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好消息迅速传到苏州东吴大学,在兴奋的学生中,有一位特殊的“程金冠崇拜者”——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作为程金冠的同班同学,蒋纬国也很喜欢体育运动。当时,程金冠是全国有名的“飞毛腿”,蒋纬国对他钦佩不已。
尽管程金冠获得奥运会入场券,但当时政府财政紧张,无力为运动员提供费用,程金冠又犯难了。蒋纬国闻讯,立即骑着摩托车,把程金冠带到当时的江苏省省会镇江筹措参赛费用。
1936年6月28日,中国奥运会代表团乘坐“康迪凡第”邮轮由上海启程,目的地为柏林。由于400米栏成绩和世界水平相差甚远,程金冠临时改为参加100米、200米和4×100米三项比赛。
1936年6月底,中国奥运代表团为节省开支,乘坐意大利康迪凡第号邮轮由上海途经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到达意大利威尼斯,然后又乘一天一夜的火车抵达柏林。代表团运动员乘坐最低级的船舱,在途经印度孟买时,油轮还出现了故障,结果修了3天。重新起航时才发现印度奥运代表团也上来了。当时每天还在甲板上出早操。走了27天,才到了意大利的威尼斯。整个行程让所有团员精疲力尽。除了当时中国体育水平距世界有较大差距外,路途疲劳也是后来69名选手全军覆没的原因之一。预赛中,刘长春和程金冠分别在小组赛中名列第四而被淘汰。只有符保卢在撑竿跳高里进入了决赛,这是69名运动员中唯一进入下一轮比赛的,当时他比赛的杆子还是在场地里跟别国运动员借的。对于中国选手在这次比赛中的成绩,当时的天津《大公报》报道说:“程金冠虽奋勇力拼,仍落后六公尺,得第四名。刘长春发脚颇快,跑至三十公尺时列第二名,后以体力不支,差六公尺卒落选。”代表团回国后,团长王正廷博士总结说:“此次参加世运后,强弱悬殊,尚可使国人从而知奋勉,有所努力。……此次参加世运之所以失败,其最大原因,由于体力不足,此点甚望教育当局,予以注意,国民体格与民族前途,深俱利赖。”尽管成绩不尽如人意,但中国派出大型代表团仍是一个重要的开始。
由于早早被淘汰,中国代表团有足够的时间观摩比赛。因为就坐在主席台旁边,程金冠总能看到希特勒等人的身影。柏林奥运会,美国黑人运动员欧文斯获得4枚金牌,有力地反驳了希特勒的种族论。为此,气急败坏的希特勒居然打破常规,拒绝为欧文斯颁奖。这一众所周知的经典镜头,程金冠也有幸目睹。当欧文斯在运动场练习时,程金冠或用流利的英语向他请教,或站在一旁细心观摩。欧文斯对中国朋友十分友善,不但毫无大牌明星的架子,还亲手帮助程金冠纠正跨栏姿势。事毕,两人在赛场留影作为纪念。这张经典的照片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为程金冠运动生涯中最为珍贵的照片之一,也传达着在当时环境下中国运动员的世界赛场上的风采。
晚年:教书育人
1936年柏林奥运会后没多久,抗日战争爆发,程金冠的体育生涯从此中断。1951年,程金冠与妻子由香港回苏州定居。在苏州,程金冠先后在苏州铁道师范学院、苏州铁路中学、苏州大学担任体育教师。据程金冠的外孙李苏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苏州大学读书时,外祖父正在苏大体育系教授短跑,70岁高龄的他,居然还坚持亲自做示范动作跑100米。”“国家兴,体育兴”,程金冠在耄耋之年为了北京申办奥运会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1992年,海内外中国体育元老在京为北京第一次申奥出谋划策,八十高龄的程金冠获邀前往,并作为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1994年6月1日,82岁的程金冠独自一人取道香港到达台湾。在这里,他遇见了徐亨。上世纪30年代,徐亨是全国著名的全能选手,擅长足、篮、排三大球,1930年和1934年,程金冠两度参加远东运动会时,徐亨均与他同行。
在台湾时,程金冠住的是接待方安排的圆山饭店,为能与程金冠“朝夕相处”,徐亨随即将程金冠接到自己开的富都大酒店。叙旧之余,程金冠向徐亨提出,能否出席于1995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三届城市运动会。已近半个世纪未回大陆的徐亨欣然答应。
1995年,全国第三届城市运动会在南京如期举行。一年前的约定也如期而至,运动会期间,徐亨赶赴南京,83岁的程金冠亲自到机场迎接。与一年前一样,两人依旧“朝夕相处”。尽管均已年迈,但两位老人还是兴致勃勃地登上中山陵。“爱国、爱家。”程金冠的儿子程于麟用两个词评价老父亲。“父亲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作为独子的他放弃继承祖业,走上艰苦的体育之路,为的就是通过在奥运会上夺牌,一扫当时中国人‘东亚病夫’的形象。”
程于麟说,父亲的爱家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严格而不教条。程于麟走上体育之路后,“父亲很高兴,说自己有接班人了。”程于麟说道。2000年初,程于麟接到晚年在苏州定居的父亲的病危通知,匆匆赶去,老父亲第一句话竟然是问其带队到欧洲比赛的成绩如何。“父亲常说羡慕我,恨自己为何不能生在新中国,到世界赛场上感受国旗升起时的自豪,所以每次我随国家柔道队出征国际赛场回来后,他都要打电话来询问成绩。”程于麟说,多年来,父亲的询问已变成一种鞭策,让自己不敢懈怠。